旅游資訊

洪江古商城——古老記憶里的微笑

更新時間:2018-03-19 13:54:33 來源:m.durdah.com 編輯:本站編輯 已被瀏覽 查看評論
張家界旅游網(wǎng) 公眾微信號

幽幽山水,幽幽古城,幽幽民風。這里曾是古代民間的創(chuàng)業(yè)之都,這里曾是古代財富者的夢想天堂,這里曾是古代大西南的商業(yè)明珠。它歷史悠久,歷經(jīng)歲月數(shù)千年風霜;它文化厚重,積淀前人無數(shù)的智慧;它遺跡繁多,稱作商業(yè)歷史的活化石。它是山水之中的商業(yè)巨鎮(zhèn)——洪江古商城。

據(jù)歷史資料記載,洪江3000年前即有先民活動。我國文書上記載的神農(nóng)氏“日中為市”顓頊“祝融作市”的傳說。意味著我國原始社會末期就形成了交換市場了。中國民俗學家林河先生認為:中國最早的絲綢之路是3000年前商代開始的水上絲路,而洪江就是這水上絲路的重要貨物集散地。洪江3000年前就開始了它的歷史發(fā)展步伐,它曾是驛站,后來發(fā)展成為商埠,直至明清時期形成商業(yè)巨鎮(zhèn)。素有“湘西明珠”、“小重慶”、“小南京”、“西南大都會”之稱。

一座古城,臥在山水之懷抱,閱盡千年滄桑,聽慣了沅工號子,看慣了山上蒼籠。歷史留給它的不僅是曾日繁華的烙印,而是從這繁華中升華的文化內涵。洪江古商城,這是一個有著古色古香的中國魅力小城,這是一個蘊藏千年商道文化的商業(yè)古都。

洪江雖屬彈丸之地,卻匯聚了直通庭入長江的沅水、巫水和瀛水,這幾條支流先后流入沅江,至此江面變寬,水勢浩大,宛若一股洪流,于是就有了“洪江’的稱謂。得天獨厚的水運條件使洪江自古以來就是湘西南重要的驛站和繁華的商埠。

明代嘉靖、隆慶之際,正值資本主義萌芽之初,在中國的沿海地區(qū)商品經(jīng)濟已初具雛形,傳統(tǒng)的“四民地位’由“士農(nóng)工商”轉化成“士商農(nóng)工”。商業(yè),以前備受冷落的末業(yè),這時已被移民而來的洪江人首肯認同。明清時期更是成為湘西南扼守湘、滇、黔、桂、鄂物資集散通道的商貿(mào)重鎮(zhèn),被稱為“五省通衢”。明清以后,洪江商賈云集,店鋪如林,沅巫兩岸千帆競發(fā)。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文人王炯在他的《滇行日記》中有“煙火萬家,稱為巨鎮(zhèn)”的記載,并以“商賈駢集,貨財輻輳,萬屋鱗次,帆檣云聚”來形容洪江。乾隆初期《洪江育嬰小識》中描述了洪江的繁華景象:“當是之時,列肆如云,川楚之丹砂、白蠟,洪白之膠油,木材之堅美,乘流東下達庭,接長江而濟吳越,連帆大舳銜尾而上,環(huán)貨駢積,率以花布為大宗。南連桂林,西趨滇黔,利市三倍,居市者長子孫,百工技藝之流襁至而輻輳,地窄人眾,至劈山湮谷,連屋層樓,櫛比而居,儼然西南大都會?!?/P>

民國23年(1934),洪江3.76萬人中,經(jīng)商的就達1.3萬人。據(jù)民國19年(1930)統(tǒng)計和民國22年(1933)《中國實業(yè)志》載,當時洪江的貨幣流通量居湖南省第二位,僅次于省會長沙,成為湘西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著名作家沈從文在散文《沅江上游的幾個縣份》中寫道:“由辰溪大河上行,便到洪江,洪江是湘西的中心……通常有‘小重慶’的稱呼。”在《常德的船》中他又這樣描繪:“在沅水流域行駛,表現(xiàn)得富麗堂皇,氣象不凡,可稱巨無霸的船只,應當數(shù)‘洪江油船’。這種船多方頭高尾,顏色鮮明,間或且有一點金漆飾……下行可載三四千桶桐油,上行可載兩千件棉花,或一票食鹽。用櫓手二十六人到四十人,用纖手三十到六七十人?!睋?jù)1938年的《湘水道查勘報告》,經(jīng)常聚集在洪江的這種木帆船便有511艘,可見市面之繁榮。抗日戰(zhàn)爭時期,地處“大后方”的洪江出現(xiàn)過“戰(zhàn)時繁榮”,全國20多個省市和港澳臺地區(qū)及外國的商人紛至沓來,開設店鋪達1300余家。

歷史悠久的洪江,如今依然向世人呈現(xiàn)著它的古色古香,真是風韻猶存,嫵媚依舊。她,在歲月古老的記憶里微笑。

張家界旅游網(wǎng)

  免責聲明:除來源有署名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為張家界旅游網(wǎng)編輯或轉載稿件,內容與相關報社等媒體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分享到:

復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